法爾辭庫--名相篇
吉祥臥與獅子臥法
吉祥臥正式名稱為獅子臥法,是比丘之臥法如獅子;即兩足相疊,右脅而臥,即是吉祥臥、吉祥睡。出家律儀─臥須右脇,名吉祥臥。不得仰臥、偃臥及左脇臥。論言:左回偏僻以表惡,右回便易以表善。
《摩訶僧祇律》云:「爾時六群比丘伏臥、仰臥、左脇臥。…。佛言:從今已後,當如是臥。云何臥,不聽餓鬼臥,不聽阿脩羅臥,不聽貪欲人臥。若仰向者阿脩羅臥,覆地者餓鬼臥,左脇臥者貪欲人臥。比丘應如師子獸王顧身臥。…。至中夜乃臥,以右脇著下如師子王臥。累兩脚、合口、舌柱上齗,枕右手、舒左手順身上。不捨念慧思惟起想,不得眠至日出。至後夜當起,正坐思惟己業。若夜惡眠,不自覺轉者無罪。若老病、若右脇有癰瘡無罪。比丘臥法應如是。若不如是,越威儀法也。」
若以近代生理學來講,右脇臥時心臟在上,心臟不會被壓迫,若是左脇臥就會壓迫到心臟,實不是健康的臥法,所以不宜久臥。但若是吉祥臥疲累時,可以隨意轉側,覺知適意後即可再轉為吉祥臥。《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》亦如是說,經云:「初應正身威儀,右脇累足如師子臥。若支體疲懈,隨意轉側。當思明相(曙光漸明象),作速起心。」
《寶雲經》談到臥法,云:「菩薩有十法…,七者菩薩欲臥,身向右邊累足而臥,以法衣覆身,正念、正知起明了想;八者、右脇而臥,不著睡眠;…。」
《瑜伽論》問曰:「何緣右脇而臥?」答:「與師子王法相似,一切獸中,勇捍堅猛,最為第一。苾芻亦爾,發勤精進,勇捍堅猛,最第一。由是因緣,與師子臥法相似。如是臥時,身無掉亂。念無忘失。睡不極重。不見惡夢故。」
《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》云:【箋】右脇臥者,釋迦佛之遺式也,故曰吉祥。吉祥臥者,右手曲肱而枕也。不仰臥者,不尸(屍)寢也。覆臥者,偃臥也。
《寶梁經》云:「是故經云:仰臥者是脩羅臥,伏地臥者是餓鬼臥,左脇臥者是貪欲人臥,右脇臥者是出家人臥。」
《入菩薩行論廣解》云:「睡時應如大師示現涅槃相時,獅子臥法,頭向所欲之方,右脅而臥,左足壓右足上,頭枕右手,法衣嚴覆而臥,睡時依正念知,於善所緣顯明作想,思維明當早起,最初睡時,決定應作如是加行,思維睡眠增長身力之後,當勤修善法,應如是而睡也。」
修習密法時,準備功夫中不睡而臥,亦當右脇而臥。《蘇悉地羯囉經》云:「欲臥之時,安心寂靜清淨而臥,尋思智慧不覆面而臥,亦不仰臥。如師子王,右脇而臥。當臥之時,不得張目而睡。」
世尊細述師子臥法─《中阿含》侍者經:「一時,世尊遊王舍城,在巖山中。是時,世尊告曰:『阿難!汝臥當如師子臥法。』尊者阿難白曰:『世尊!獸王師子臥法云何?』世尊答曰:『阿難!獸王師子晝為食行,行已入窟,若欲眠時,足足相累,伸尾在後,右脅而臥,過夜平旦,回顧視身。若獸王師子身體不正,見已不喜,若獸王師子其身周正,見已便喜。彼若臥起,從窟而出,出已頻呻,頻呻已自觀身體,自觀身已四顧而望,四顧望已便再三吼,再三吼已便行求食,獸王師子臥法如是。』 尊者阿難白曰:『世尊!獸王師子臥法如是,比丘臥法當復云何?』
「世尊答曰:『阿難!若比丘依村邑,過夜平旦,著衣持鉢,入村乞食,善護持身,守攝諸根,立於正念。彼從村邑乞食已竟,收舉衣鉢,澡洗手足,以尼師[6]檀著於肩上,至無事處,或至樹下,或空室中,或經行,或坐禪,淨除心中諸障礙法。晝或經行或坐禪,淨除心中諸障礙已,復於初夜或經行,或坐禪,淨除心中諸障礙法。於初夜時,或經行,或坐禪,淨除心中諸障礙已,於中夜時,入室欲臥,四疊優哆邏僧(鬱多羅僧(uttarāsavga,即上衣、中價衣,又稱入眾衣。為禮拜、聽講、布薩時所穿用,由七條布片縫製而成,故又稱七條衣。)敷著床上,襞僧伽梨(Sajghāti,即大衣、重衣、雜碎衣、高勝衣。為正裝衣,上街托鉢時,或奉召入王宮時所穿之衣,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縫製而成。又稱九條衣)作枕,右脅而臥,足足相累,意係明相,正念正智,恒念起想。彼後夜時速從臥起,或經行,或坐禪,淨除心中諸障礙法,如是比丘師子臥法。』尊者阿難白曰:『世尊!如是比丘師子臥法。』
尊者阿難復作是說:『諸賢!世尊教我師子喻臥法,從是已來,初不復以左脅而臥。』若尊者阿難作此說,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。」
中國道家行者或中醫,亦是建議要右脇臥。如道教上清派《黃庭經》云:「上有黃庭,下有關元。前有幽闕,後有命門。若仰臥覆臥,則命門與丹田之氣不伸,故有亂夢顛倒之境。」黃庭,亦名規中、廬間,一指下丹田。因其黃色為土,正為結丹之土地。而且黃色又處人身之正中,猶如“田”字之中心。《黃庭經講義》解釋說:「”黃”乃土色,土位中央居。”庭”乃階前空地。名為”黃庭”,即表示中空之意。」
中醫《靈樞經》云:「天不滿西北,故右耳目,不如左耳目聰明。地不滿東南,故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徤,故曲肱而枕者,虛左以實右也。」此是說右脇臥時,左耳在上,可以聽聞聰明一點。同時右手也比較有力道支撐著頭部。